科學、理性、做美妝,元盛生醫以光學檢測技術助攻個人化美妝品
美妝乃至於醫美產業雖然不斷有各種功能性產品推陳出新,但其本質是不折不扣的傳統產業,持續以一套相同的基本邏輯運作著,以感性訴求向消費者販賣對美的想像。然而工程師出身的陳威宇卻有不同想法,從他創立元盛生醫的第一天,初衷就是以更準確的科學分析作為基礎,尋求理性看待美妝保養消費行為。
曾經在高通擔任IC設計職務的陳威宇,認為女性追求自信美麗無可厚非,他希望為這個過程也能加入一些更加可信的元素。談到創立元盛生醫的想法,陳威宇說:「美妝保養品牌大部份都是以感性訴求出發,但我覺得可以有稍微客觀一點的方式,來評估自身肌膚狀況,並且每天調整保養品成份來配合你的膚質,我們稱之為動態保養系統」。
在這個理念的引導下,實際作法即是開發出一套可分析多項指標的檢測工具,如同進行體重管理的人,至少也得有部體重計。對消費者而言,美妝檢測儀器已存在許久,但大多僅能針對肌膚水份進行檢測。元盛生醫的「iCi en orbite新轉肌」則是將光學檢測技術運用在消費性產品上,重新定義肌膚檢測,提供使用者水份、黑色素、含氧量、油脂量等四項指標,將過去在醫美專業儀器才能檢測的項目,帶進消費者家中。
「實際上這可以視為膚質膚況的數位孿生,我們等於是幫使用者建立個人化的模型,每天記錄觀察它的變化,再給出使用保養品成份比例的建議。」不僅僅是以檢測結果為基礎,iCi en orbite新轉肌也納入更多如氣溫、溼度、是否有外出行程等影響妝容效果的環境因素,每日給出保養建議。
腦袋動得快的你可能馬上就想到,儀器設計出來了,那所謂「能夠配合膚質狀況與保養建議每天調整」的保養品呢?
元盛生醫在研發出初代iCi en orbite新轉肌後不久,旋即接到來自美國美妝品牌的訂單合作,然而在正式進入市場後,卻和想像的不一樣。「合作品牌訂購儀器的用途,並不是在一般通路銷售,而是放置在有服務人員的櫃位上,作為輔銷工具吸引消費者,最終還是推銷毛利較高的保養品」,陳威宇如此分享。
由於此種商業模式與團隊所設想提供給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不同,元盛生醫便開始採取養牛喝牛奶策略,自行投入開發美妝保養品。在工程師魂的催化下,設計出原力飛梭修護安瓶,可替換式內匣裝填不同保養品,只需依app建議轉動刻度環,就能擠出最適化的保養品比例。
談到下一步發展,陳威宇表示從市場學習到最重要的課題是,讓產品擁有更清晰的定位。美妝產品的價格天花板較低,若是醫美功能產品則是另外一番景象。因此目前他們正著手開發醫美定位的產品「例如光療、導入儀這類產品,每個人需要使用的量不同,但現有產品無法給使用者明確的指引,我們的檢測技術就能改善這個問題」。陳威宇透露下一代產品方向。
開發方面,雖然團隊過去工作經驗對產品開發很有幫助,但在建立零組件供應鏈時,仍然感到有點吃力。透過資策會協助,從前期參與開發者聚會活動收集技術清單,並且媒合多家智造服務團進行技術諮詢與收斂產品功能,快速落實量產前期技術可行性評估、合作資源探詢等,各項環節都節省了許多產品開發時程。下一代產品預計採用第五代半導體矽鍺晶片,陳威宇:「採用矽鍺晶片是很重要的改變,過去檢測技術使用電阻原理,但矽鍺晶片讓我們可以納入光學檢測,增加使用廣度。」
最後談到產品開發最辛苦的過程,陳威宇表示核心技術並不難,但同時跨足電子與美妝兩種領域讓他們吃足苦頭,隨時都在思考產品設計與製程如何調整。例如對於包裝所使用的材質要求、產品防水等級需求等等,美妝產品與電子產品供應商是兩套標準,要將它們結合在一起並不容易。
陳威宇在滿是科幻電影週邊商品的辦公室中,每天親身使用自家產品感受效果與使用者體驗,讓他能與元盛生醫的消費者站在一起,以工程師之力塑造美妝產業的新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