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做硬體產品創業卻沒有車庫?瑪可希維當你的強力軍火庫

      進入瑪可希維線上賣場的頁面,就像進入了科技巨頭發跡故事中的那座創始車庫,裡頭許許多多不同功能的電子模組,就是讓夢想得以實現的零件,工程師運用它們打造出各種神奇裝置,來滿足自己在腦袋裡所建構的理想作品。瑪可希維創辦人謝宗峻從提供電子模組開始,再逐步跨入軟體硬開發整合服務,不僅憑藉著對電子模組的了解來規劃最適組合,更串接自身投入電子業多年所累積的各項資源,合縱連橫扮演合作單位開發電子產品的即戰力。

       回顧創業初期,謝宗峻原是學校教育設備的供應商,專門提供劃記卡及讀卡機給各級學校。某次因緣際會下接觸到 Arduino 開發板,因而進入韌體程式開發的世界,以商業科系對程式語言一無所知的學歷背景,一學就是十年。在摸索的過程中,同時開始為相關科系尋找適合入門學習的電子模組,因為無師自通的痛苦學習經驗,使他更能站在初學者的角度思考,為學校老師及同學選擇好學易上手的合適教材。

       「對學校的學生或初學者來說,使用的電子模組未必要是最新、效能最好的,不過一定要有清楚的指引,幫助他們建立正確邏輯觀念。」謝宗峻分享他多年來對教學現場的觀察。雖然在自己累積開發經驗的過程中,曾經下了許多苦工從低階語言開始學習,但他深知對於剛接觸韌體開發的學習者而言,降低學習門檻、帶來成就感才是最重要的。如同 Arduino 為硬體開發者開創了全新的工作模式,有了易讀易用的介面與電子元件溝通,才能讓更多人得以投入相關領域,吸納百花齊放的創意。

       然而,若想將一種電子模組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,對於其運作邏輯的理解仍然非常重要。因此謝宗峻仍然建議若行有餘力,學習硬體開發的路徑可儘量理解低階程式語言。提供教學用材料時,瑪可希維亦會主動將使用手冊研讀過後動手試作,將學校師生在課堂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困難預先排除,不僅供應材料、也提供更佳的學習體驗。

       從一顆電容、繼電器,到進階的電子模組如心跳血氧測量、溫溼度感測器、手勢辨識模組,所有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功能都能滿足,「模組產品其實就是一個敲門磚,雖然他們具有很高CP值,但他不應該是產品的最終型態」,謝宗峻說明了對模組產品的看法,他認為電子領域博大精深,不論是變壓器、馬達、燈具、影音、軟韌體,都需要有良好的開發策略及開發者長久累積的經驗,才能讓單獨得部件完美磨合。不論使用什麼模組產品,都是為了踏向某個領域的敲門磚。因此,瑪可希維在線上賣場都會盡可能分類模組所使用的IC,希望大家在使用的同時不是只針對著功能,而是能開始認識IC,從製造商的官方文件中去了解該領域的細節,為未來走更深的路打下基礎。

       正當他在思考如何能夠提供更適合台灣學校、客人的解決方案時,恰好得知資策會物聯網智造基地的國產IC發展計劃。「我希望能做出一款不只是壓低單價的開發板,而是足以符合新一波開發需求的機能規格,例如邊緣運算。」雙方除了研發臺灣國產開發板的理念相同,物聯網智造基地亦希望借重瑪可希維整合各項開發資源的能力,輔導更多新創團隊度過產品開發的初期的陣痛期。

       謝宗峻的優勢在於聽完開發者的功能規格之後,短時間內腦袋就已經兜好能夠落實、將產品打造出來的解決方案。強大的實作能力,也被物聯網智造基地邀請加入輔導團隊,協助對物聯網產品開發較為陌生的團隊。此外,他也與我們分享輔導團隊時的原則「我會處於很被動的狀態,如果團隊不夠主動積極的話進度就會被擱置,畢竟我是輔導者的角色,而不是當事人。」一語道出在智造基地的輔導模式能發揮效果的關鍵,即是提案團隊的主動性。

       談到瑪可希維未來的發展方向,謝宗峻希望自行制定規格的開發板能夠滿足教育體系的教學需求,提供學習者機能更加完備的電子模組,並且可以由淺入深引導學生不僅探索開發程式的樂趣,也建構對韌體開發更全面的理解,縮短與業界接軌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