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手寫紙本到雲端上傳,蘆竹長照中心攜手銀光科技共築高齡智慧照護
蘆竹長照中心隸屬於祥寶長照集團體系,長期致力於提供多元照護服務,除了護理之家、安養機構外,也涵蓋日照中心與居家服務,提供相當廣泛的照顧範圍。如此多元的服務內容,讓蘆竹長照中心在桃園地區頗具規模,但龐大的照顧量能,意味著照護人員、照服員和護理師在第一線忙碌。
手寫紀錄、反覆交班和個案追蹤等瑣碎作業,大幅壓縮專業護理及陪伴的時間。為了因應政府長照 2.0 政策,以及日漸複雜的個案管理需求,蘆竹長照中心逐步意識到資訊化與智慧化的重要性。自2018 年起,與諾亞克科技合作導入uCare長照資訊系統,透過系統輔助,得以詳實記錄各式數據,並在AI化之後更進一步省去大量製作行政文書、報表及報告的作業時間。
在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系統與新設備時,蘆竹長照中心採取審慎而務實的態度。蘆竹長照中心的楊芷茜主任提到:「任何新設備都不能大幅改變原本作業流程,否則容易讓第一線人員產生反彈或無所適從。」再者,系統或設備導入必須真正有助於減輕護理師與照服員的工作負擔,例如讓重複性紀錄自動化,或將人工統計作業改由系統生成報表等功能。
更進一步,將生理監測裝置與智慧護理系統進行整合,透過無線傳輸,一鍵上傳即可完成檢測數據的收集,極大幅度地減少了人員重複 Key-in 的程序。這既提升護理效率,也讓錯誤率明顯下降。蘆竹長照中心將保留既有的智慧化步調,在資策會銀光科技團隊的協助下,得以更快速地接觸到更多新型照護解方。包括醫錄通(智慧語音服務平台)、智慧床頭卡,以及結合 AI 的生理徵象偵測 App - FaceHeart Vitals 等。透過資策會銀光科技所媒合的廠商資源,省卻自行搜尋篩選的時間,更有效率地投入實際測試。
此外,蘆竹長照中心的員工組成十分多元,包括台灣、越南、印尼等不同國籍的照服員。對於不同語言的需求,系統需提供多語言轉譯機制及介面。這意味著僅有功能強大還不夠,必須「操作簡易」且「多元支援」,才能真正被一線人員接受。
黃敏琪督導描述新設備導入後的工作情境:「照服員可利用「醫錄通」口述長者身體或情緒狀況,系統即時翻譯為中文,並自動上傳護理紀錄。」接著,電子紙形式的智慧床頭卡可顯示住民的基本資訊、疾病史,以及當日的特殊狀況。這些應用不僅能節省交接班時的文字紀錄時間,還能在多語言環境下減少溝通誤差。
很多看似「高科技」的產品,例如 AI 影像跌倒預防或監測系統,實際評估後,反而因成本與實務操作面考量,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。而 FaceHeart Vitals 則是讓影像辨識功能在長照機構中,以另種形式帶來幫助。FaceHeart Vitals 透過手機或平台的攝影鏡頭拍攝受測者的臉部,即可以演算法推測出生理徵象,免除多項量測設備,更便於照護行動不便人士。
最直觀的層面上,得以縮短交接班時間,減少重複紀錄的繁瑣步驟。照服員只需口述照顧狀況,就能讓護理人員於系統後台得到統一且即時的資訊。使得護理師與管理者能夠把更多時間花在個案追蹤及護理評估上,而非忙於輸入資料。對於多國籍照服員來說,多語言轉譯功能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與安全性。此外,人力培訓與在職教育同樣關鍵,即便系統再容易上手,也需要時間與人力資源來協助新進員工適應,並進行持續性的功能更新與測試。
任何新科技都需要磨合期,對長照產業來說硬體設備成本仍居高不下,政府補助仍難以全面涵蓋。針對此一情況,祥寶集團董事長林哲弘也呼籲:「長照產業是紮紮實實在照顧民眾的產業,希望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投資新科技時,也能給長者更多資源」。蘆竹長照中心從傳統書面管理到引進資訊系統,再到與資策會銀光科技攜手,持續拓展智慧化照護的範疇,不盲目追求新潮科技,而是透過審慎評估,將真正適合現場使用的方案落實到日常照顧流程中。
這份堅持與踏實,正是長照產業在面臨高齡化挑戰時的堅韌力量。透過資策會的專業媒合,運用多方廠商的創新技術,蘆竹長照中心與合作夥伴共同建構出能夠回應照護需求、減輕人力壓力、同時提升服務品質的智慧長照模式。